2025
七月

07

1500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八十集:中古全盛时期的教会生活(六)圣道明与道明会、其他托钵修会

1231231

各位听众朋友,你好!

  上星期我们《朝圣之途》节目看到了十二、十三世纪的时候,因时代的需要而新兴的托钵修会中最为著名的由圣方济所创立的方济会。在今天的节目中,要为您介绍的是圣道明以及圣道明所创立的道明会。

  圣道明,1170年生于西班牙卡斯提尔的卡勒雷加。他在帕伦西亚学校念过神学,1195年,道明在欧斯玛做了永礼司铎。1201年,他与主教合作,根据圣奥思定的规则,把主教座堂的司铎团体改为永礼司铎修会。他陪同主教到法国南方阿尔比异端横行的地方去巡视。而道明就留在当地讲道,但是收获并不大。因此,他感觉到有组织一个修会来感化异端教派的必要。他主张以宣道配合善良的生活,一方面来实践使徒生活的理想,一方面完成以言行归化异端派的任务。

1215年,圣道明到罗马去参加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并且要求教宗依诺森三世批准他创立一个新的修会。但是,大公会议原先已经通过了一项决议,禁止了新修会的创立。因此,教宗依诺森三世只批准了他的计划,但是要求圣道明要采用已经被批准的修会中的一种,而不必另外再定定新的会规。于是,道明就采用了他自己所遵守的圣奥思定规则,同时,他还参考了伯勒蒙托拉会和永礼司铎修会的规章,定定了新修会的会规。

1216年,得到新任教宗和诺留三世的批准,圣道明就以伏尔戈主教送给他的在多路斯城的圣诺玛诺教堂作为他的第一所修院。如此就产生了教会当中另外一支生力军----道明会。以后陆续的又建立了其他道明会的修院。圣道明在1221年去世。他的修会事业继续由萨克松尼的诺尔当予以完成。

  圣道明,他是一个和圣方济完全不同的人。其实,他们两个人除了一腔为教会服务的热血,以及将教会带到一般平民中间的决心之外,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相同的地方。圣道明是一位神父,也是一位学者。他的理想是训练出一些神学家,用真理来说服异端派。因为他立的修会以宣道为其首要的任务,所以又有宣道会之称。圣道明和圣方济一样,也强调身教的重要。他的会士也过着乞讨、贫穷而且苦行的生活,所以道明会也属于托钵修会的一种。不过,圣道明的贫穷苦行生活并不像是圣方济那么的极端严格,它是比较富有弹性的。

  道明会士的主要任务既然是宣道,所以他们特别注重教育,注重阅读研究,好能够培育出以学弘教的神父。会士必须要经过两年文科的训练,然后是三年的自然科,最后才是神学训练。所以,道明会士和专重劳作的方济会士相比,在训练上就大不相同了。不过,第二代的方济会会士也开始注意教育和学术,就像他们的贫穷观念也有了改变一样。

  方济会和道明会的神学家们在许多重要的神学问题上有不少很不同的看法。在神学问题的解释上面,因而也有所谓的方济派和道明派的分别。道明会的会规一直到现在仍然为人所称道。他曾经是后世修会的模范,尤其是耶稣会的会祖依纳爵,他创立了耶稣会的当初,也曾经以道明会会规作为蓝本。

  道明会也是修会历史上第一个有中央组织的修会,修会的最高立法权属于修会的大会。执行大会的议决事项的全权则属于总会长,会士向总会长宣发服从圣愿。服从圣愿是道明会圣召的重心,其他的一切修道圣愿都蕴含在服从圣愿当中。

1218年道明会士开始在巴黎大学担任教职。大雅各伯和多玛斯阿奎纳的时代,道明会士曾经名噪一时,因为他们都有高深的神学素养。教宗额我略九世认为道明会是特别适合担任信德法庭的工作,信德法庭也被称作异端派裁判所。在那个时代的法国西南部和意大利的北部异端派流行的地区,这是一个必须要设置的机构。道明会士做了裁判者之后,给自己招来了许多的敌人;然而在保卫信德的纯全上,他们有过很大的功绩。

  接着呢,我愿意为各位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议决规定之后,非经特许不能够创立新的修会。1215年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议决的第13条条文说:为了使教会内各种不同的修会有条不紊,今后严格禁止新形式的修道生活的产生。愿意度隐修生活的人,可以从已经批准的修会中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修会。而愿意创立新修会的人,得从已经批准的会规中选采一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条文规定呢?那是因为在当时一般的群众运动,常常隐含了反教会或是有着裂教的倾向,就像在前面几讲当中曾经提到的华尔道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也可能是由于参加大公会议的主教们看到托钵修会的崛起,心里多少存有疑虑。无论如何,这一条文必须要以教会的法律条文来解释。也就是说,从今以后非有特许,不得创立新的修会。换句话说,1215年的大公会议,把教会内的整个有关修会的制度的监察权归属于教宗。十一世纪的隐修会会规早已获得了宗座的许可。随着熙笃会之后承请教宗批准修会会规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以往的修道生活都以传统的规范,修道者尽力模仿、效法古代修士的生活。从此以后,即使生活方式和古代修士不同,只要教会的元首予以承认,也可以成为一个修道者。因此,这次拉特朗大公会议不但没有阻塞了修道生活的路,反而使得修道生活的范围更加的扩大了。而事实上,从此以后,新修会的创立都得到了教会的批准。

  十三世纪时,托钵修会除了道明会于1216年、方济会于1223年获得教宗的批准之外,第三个要介绍的托钵修会是加尔莫尔圣衣会。圣衣会议发源于圣地巴勒斯坦,由法国神父在1155年创立于加尔莫尔山,不属于军旅修会,而是一个隐修团体。他们最早的会规是在1226年,得到教宗和诺留三世的批准。后来因为巴勒斯坦的环境不利,就在1238年迁到塞浦路斯,再由塞浦路斯去了欧洲。1241年,英国籍的西门斯多格,他把去到欧洲的圣衣会从隐修院改为托钵修会。在1247年又得到道明会的协助重定会规,也放弃过去一人独处私室的生活,而采用共同生活制。1274年的里昂会议正式承认成为托钵修会的一支。

  在16世纪以前,这个修会没有什么重要性,除此之外,在1235年,教宗额我略九世批准圣母慈善会。1239年批准圣方济第二会,也就是贫穷加辣修女会。加辣是这个女修会的第一任总会长圣女加辣。她是意大利亚西西的一位富家少女。因为在亚西西的主教座堂听见圣方济讲论天主,因而也决心要抛弃一切,在贫穷当中寻找天主。另外,还有一个很有前途的修会,也从隐修会改制为托钵修会,那就是享有盛名的奥思定隐士会。1243年,教宗依诺森四世把都斯加尼的几个隐修团体合并成一个修会。教宗亚历山大四世又在1256年促使其他的团体也加入这一修会,采用奥思定的规则,他们专门从事神学方面的研究。

  我们知道,学会生活不是人人都能进的。所以,圣方济和圣道明也都为向往度全德生活的教友们建立了第三会。凡是参加第三会的人,无论是结过婚的,或是还没有结婚的,他们在会士们的领导下,都努力实践修道的理想。在个人的家里遵守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的规律。圣方济第三会和圣道明第三会在十三世纪对基督修养的社会各阶层,从最微小的平凡的平民老百姓到王公贵族,都曾经有过相当广泛的影响。比方说,法王圣路易九世和匈牙利的皇后伊丽莎白都是方济会第三会的会员。

  拉特朗大公会议之后,托钵修会的建立和批准盛极一时。创建还不到一个世纪的道明会,已经有21个省,562座会院。方济会因为对神贫的看法有歧见,内部发生了争执,最后仍然不免分裂,其中最大的是圣文都辣所统整的新派。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时候,已经有会士2万人,1400座会院。一直到了十五世纪末,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奥思定隐士会,会士大概有3万人左右了。

  在今天节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托钵修会在牧灵工作上的贡献。对我们的教会而言,新兴的修会,尤其是方济会和道明会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托钵修会与过去的修会最大的不同处并不是在会士个人的神贫精神,所有较早的修会像是熙笃会等等都注重会士的苦行和神贫。而托钵修会的创新规则则是:连修院本身也必须要实行神贫的精神。托钵修会没有专属自己的森林、池塘、耕地,佃户或是雇农,只有生活必需的东西,或是教堂附近几间简陋的小屋子。此外,可以说是已经别无长物了。托钵修会会士们的家不再是修院,而是整个修会的总会址。自从圣本笃之后,修院生活的基础、稳定性和永久性都已经动摇了起来。这点只有当一个愿意过无求于世的生活时,才能够办得到的。在社会环境演变的挑战之下,托钵修会在民间不再是精神上的主人或是封王,而是民众的兄弟。他们不是仰仗权力,而是以共同的信赖为基础。民众不需要走向他们,而是他们走入群众,他们把教会带到一般平民中间。

  当时的在俗教士的腐败,往往使人怀疑起教会的真正任务。可是,托钵修会是用自己的生活来证明基督的真精神。他们和一般百姓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他们比社会上最穷的人还要穷。他们到处宣讲,不愿意勉强人,只愿意劝导训诲。乡人、儿童、军人、囚犯、教外人、异端派都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服务于教堂、医院、麻风病院、监狱等等场所。他们访问贫病,照顾孤儿寡妇。这正显示了教会的博爱精神,并不因为少数不尽责的教士而丧失了教会的真正面貌。这一批新形式的托钵修士们的努力,暂时缓和了反教士和反教会的情绪。

  在教会的传教史上开展了一个新的纪元,这是第一个贡献。道明会方济会和会士们都从事学术研究。消极方面,他们驳斥异端,保护了纯正的信仰;积极方面,他们企图融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督教会的神学,因而产生了中古时代指学术纽尔的士林哲学,这是第二个贡献。至于第三个贡献呢?托钵修会的会士们跋涉长途到欧洲以外的地区去传教。方济会士和道明会试先后出使蒙古,其中最最著名的要数方济会是蒙高维诺,他从1289年到1328年在中国传教,还担任过北京的总主教。1318年罗马教宗划分传教区,亚美尼亚、波斯、中亚一直到中国属于方济会士;印度则属道明会士。

  有关前面所提到的托钵修会第二、第三两大贡献,我们将会在下星期的《朝圣之途》节目当中再为您做详细的介绍。今天节目就进行到这儿了,节目最后祝福各位健康愉快,我们下星期同一时间空中再会!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